设计公司-“文以气为主”耶?从一个预设开始

设计公司-“文以气为主耶?从一个预设开始

 

     “文以气为主是曹丕评价文章的标准。对这条标准的不同理解、以及解决不同时代问题(如诗歌的格律、正与变)时,导致了两大流向:唐代杜牧在此基础上,提出文以意为主;宋代张耒教人作文以理为主。之后,文以理为主,以气为辅成为共识。

为何会产生这种变化?考察曹丕文以气为主的原意如何,至关重要。

一 曹丕《典论·论文》的结构分析
  文以气为主,出自曹丕《典论·论文》,全文可分三部分:古今文人与今文、文之体与气、文名。其中,的关系,是理解文以气为主的关键。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虽然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但常人善于自见其长,不见己短,又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今之文人如何?孔融、陈琳、王粲等七子,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审己以度人,相互佩服而仰齐足而并驰

为何能做到?刘劭《人物志》从元气禀受说出发,按照的多寡,把人按个性、气质分为三类:兼容各种的圣人;兼有几种才能的兼德之人,剩下的就是禀受一种的偏才。孔融等今人意识到自己不属于圣人之列,既然都只是兼德之人,当然不必相轻。

今人文章之长短如何?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孔融呢?理不胜辞,不能持论。谁在评价?常人有贵远贱近暗于自見的毛病,没有资格,曹丕自认为不同于常人。盖有南威(美女)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宝剑)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1]”,评价者、被评价者都必须有资格才行。

曹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说此文是这样,只是在评价是什么文章,他并没有说如何写文章!而后世文人则一直在教人如何写文章上做功夫。忽略对自身定位的不同,造成了许多研究论文把曹丕的文以气为主的意义定为:重要的文学评价标准,又是高明的创作方法。非也!那是后儒的理解。

  如何评文?先要把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誄尚实,诗赋欲丽,虽然这四种科目不同,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通才是圣人,又回到了刘劭元气禀受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科目)不同,为文以是相同的。接着,他引出了著名的、有歧义的观点: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为什么?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对这一段前后两部分的不同理解,造成了文以意为主文以理为主两大诠释方向。论述详后。  

为文很重要,它相关于如何以有限的生命,独立于无限的时间流。要超越有限的时间、空间。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亦志士之大痛也,是对人存在意义的追问[2]寄身于翰墨,见意欲篇籍,也是回答。立足于文章的经营,借文抒发大痛,立身后名。是性情与文之间的联络者,不可力强而致引气不齐,巧拙有素,一人生而有一人之气、有一人之性情,发而有一人之文。

不可力强而致,可强力致的是什么?贫贱不慑于饥寒,富贵不流于逸乐。才性之气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也重要。这为后代以养气为学等来诠释文以气为主提供了入口。


如何理解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是本节要解决的问题。

文中共五个字,可分两类:文之体、身之体。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唯通才能备其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孔融体气高妙(辞胜)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只有通才能兼善奏议、诗赋等不同的文体,文气有清体、浊体之分,是先天的,孔融之文,辞气高妙[3];身体的外貌随日月而衰。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誄尚实,诗赋欲丽唯通才能备其体,在各种科目之下的文章,应该有自己的独特处——文体之,它类似范畴,相对不同的对象:奏议呈现给上级,要雅;书论宜理,要能说服听者;铭誄作为后人对死者的评价,必须真实;诗赋么,抒发情性,丽以动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收集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之用,其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其内容

本页相关链接: 平面设计宣传画册设计画册设计海报设计 包装设计手提袋设计封套设计折页设计台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