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主要探索包豪斯设计学校指导思惟和课程设置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并对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作一简朴回顾,同时对包豪斯设计思惟的发源、发展,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作概论性探讨,着重分析中国设计教育的思惟、方法;教育结构,并对现时代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作了个人的、主观的评析。文章大篇幅引用中外原著、原文,文末虽列出部门参考书目,但未能尽数,正文中未打引号,未注出处的失误在所难免,此文更多的是收集、收拾整顿、整合式读书学习笔记。
并完全参考东华大学孙瑜老师、茅丹老师教授教养讲义。
枢纽词:
包豪斯 现代设计 中国 设计教育
包豪斯(Bauhuas)
“包豪斯”是德文DAS STAATLICHES BAUHAUS的译称。英文译名应为State Building lnstitute。“Bauhaus”是格罗皮乌斯专门生造的一个新字。”bau”在德语中是“建造”的意思,”haus”在德语中是“屋子”的意思。因此“Bauhaus”就是“造屋子”。从这个新造字的字面就能看出,格罗皮乌斯是试图将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这个已被长期分隔的领域重新结合起来。更广泛地说,艺术与工艺应该合而为一。唯有如斯,才是真正的现代设计。
1919年3月16日,魏玛内务大臣弗列希委派格罗皮乌斯担任“市立美术院”与“市立艺术工艺校长职务。3月20日,格罗皮乌斯建议并获准将两所学校合并,因此,在现代设计史上,在公元1919年景了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在这一年的4月1日创立的“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为产业时代的设计教育开创了新纪元。
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
欧洲产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出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而产业革命后的大产业出产方式则是以机器手段为基点。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产业革命以后,因为社会出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然而大产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尺度失踪。究其原因在于:技术职员和工厂主一味沉浸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出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布衣庶民使用的产业产品。因此,大产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凸起。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产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同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发起人威廉·莫里斯对当时泛起的缺乏艺术性的机械化批量化产品深恶痛绝,他同时十分反对脱离实用和大众的纯艺术。1861年,莫里斯与友人合作成立了一家“绘画、雕刻、家具和金属制品美术工匠公司”,这在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由美术家切身设计并组织出产的机构,但其背离了产业革命的必定趋势,否定代表新出产力的大产业机器出产,使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器出产产品技术与艺术的矛盾。
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央的新艺术运动
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主要成就体现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主要贡献在于继续了英国“艺术手工艺运动”主张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并使这种新的设计理论和观念在欧洲各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其局限在于否定了产业革命和机器出产的提高性,错误地以为产业产品必定是丑陋的。
比利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为杰出的设计家与设计理论家,无疑应推凡·德·威尔德(Henry Vaan de Velde),威尔德出身画家,后来也当过建筑师,1890年他为结婚选购家具时,感到市场的所有用品都“形态虚伪“,从而开始自己动手设计大部门用品,这使他立志毕生从事设计流动和设计改革,在这一点上,他和威廉·莫里斯颇为相似。
威尔德的设计思惟在当时是相称提高前辈的。早在十九世纪末,他就曾经指出“技术是产生新文化的重要因素“,“根据理性结构原理所创造出来的完全实用的设计,才是实现美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才能取得美的本质,他提出了技术第一性的原则,并在产品设计中对技术加以肯定。1902年至1903年间,威尔德广泛地进行学术讲演流动,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从建筑革命入手,涉及产品设计,传播新的设计思惟,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纯艺术。
1906年他考虑到设计改革应从教育着手,于是前往德国魏玛,被魏玛至公任命为艺术参谋,在他的倡导下,终于在1908年把魏玛市立美术学校改建成市立工艺学校,这个学校成为战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直接前身。
威尔德到魏玛之后,思惟有进一步的发展,他以为,假如机械能运用适当,可以引发设计与建筑的革命。应该做到“产品设计结构公道,材料运用严格正确,工作程序明确清晰“,以这三点作为设计的最高准则,达到“工艺与艺术的结合“。在这一点上,他已经突破了新艺术运动只追求产品形式的改变,无论产品的功能性的局限,推进了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产业联盟或德国制造联盟
这是一个半官方机构,旨在促进产业产品设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支持的促进产品艺术设计的中央,在德国现代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央人物为海尔曼·穆特修斯。他洞察到英国艺术设计运动的致命弱点在于对于产业化的否定,因而确立了“艺术、产业、手工艺合作水平,明确指出机械与手工艺的矛盾可以通过艺术设计来解决。英国手工艺运动以为手艺比机械出产优胜,而产业联盟提倡熟悉两者之间的差别;穆特修斯从设计目的热情地为尺度化和机械的价值争辩,他以为简朴和精确既是机械制造的功能要求,也是20世纪产业效率和气力的象征。产业联盟的努力想要把艺术家和手艺人与产业融化为整体,去进步大量出产的功能和美观质量,尤其对低本钱的消费产品。
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在其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德意志制造联盟。他区别于同代人的是,以极其当真的立场致力于美术和产业化社会之间的调和。格罗皮乌斯力图探索艺术与技术的新同一,并要求设计师“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他以为,只有最卓越的想法主意才能证实产业的倍增是合法的。格罗皮乌斯关注的并不只局限于建筑,他的视野面向所有美术的各个领域。文艺中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管达芬奇或米爽朗基罗,他们都是全能的造型艺术家,集画家、雕刻家甚至是设计师于一身,而不同于现代社会中分工详细化了的美术家,包豪斯对建筑师们的要求,也就是但愿他们是这样“全能造型艺术家“。包豪斯的理想,就是要把美术家从游离于社会的状态中挽救出来。因此在包豪斯的教授教养中谋求所有造型艺术间的交流,他把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一切都纳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之中,包豪斯是一所综合性的设计学院,其设计课程包括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甚至连话剧、音乐等专业都在包豪斯中设置。而这一教育思惟缘自德国的缪司运动。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同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练习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轨制。
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授教养一体化的教授教养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对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洛(Mies Van de Rohe,1886-1969)继任。接任的米斯面临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封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米斯·凡·德洛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因为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临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公布包豪斯永久封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锁,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包豪斯新校舍
1925年4月1日,新的包豪斯学院在小型产业城市迪索市开学。格罗皮乌斯以为,新的学校本身的建筑、规划,就是一篇无声的“宣言”,所以他切身以包豪斯的原则设计了迪索新校舍,这座被誉为现代建筑里程碑的建筑完全按照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不同的使用功能如教室、实习车间、学生宿舍等被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风车形的平面。各个不同的部门在外型上也各自不同,高低错落。整个形体简洁明快,没有任何装饰。面临主要街道的实习车间为大面积装有机械开窗装置的玻璃幕墙,深灰色山墙,上书”Bauhaus”七个竖排字母。其余部门则全部为白色粉墙加玄色钢框窗。建筑内部布置着布劳耶尔(MarcelBreuer)设计的钢管皮面家具。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立方体造型,表面白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依赖简单的体块空间组成表面起伏和凹凸,富有节奏感。因为其简洁,这些建筑也创造了当时建筑的最低造价,20美分/平方英尺。
与传统建筑的对比:
传统的建筑观念是先考虑外观,然后把不同功能的要求塞进外壳中,“先外后内”。格罗皮乌斯则是“先内后外”,先确定各部门功能所决定的空间,由这些空间组成公道的总体外观,功能决定形状。
传统建筑中采用对称法则,而现代设计中采取灵活、不规则的平面布局,多方向、多体量、多轴线、多通道的手法造成了错落有致、纵横交错、变化丰硕、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新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使墙体脱离承重的位置,从而扩大了窗户的面积,使窗户成为组成外观形态的重要部门。窗户的玻璃和几何秩序是新建筑最明显的特色。
包豪斯教授教养:
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针对产业革命以来所泛起的大产业出产“技术与艺术相对峙”的状况,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同一”的口号,这一理论逐渐成为包豪斯教育思惟的核心。包豪斯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
包豪斯以前的设计学校,偏重于艺术技能的传授,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前身的设计学校,设有形态、色彩和装饰三类课程,培养出的大多数是艺术家而极少数是艺术型的设计师。包豪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联合”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开创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有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出大批既有美术技能、又有科技应用知识技能的现代设计师。
包豪斯的整个教授教养改革是对主宰学院的古典传统进行冲击,提出“工厂学徒制”。整个教授教养历时三年半,最初半年是预科,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三门课,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别进入后三年的“学徒制”教育。合格者发给“技工毕业证书”。然后再经由实际工作的锻炼(实习),成绩优异者进入“研究部”,研究部毕业方可获得包豪斯文凭。学校里不以“老师”“学生”互相当呼,而是互称“师傅”、“技工”和“学徒”。所做的东西既合乎功能又能表现作者的思惟--这是包豪斯对学生作品的要求。其教授教养夸大直接经验。包豪斯的主要课程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中。
包豪斯课程
实用指导
材料研究
工作方法
正式指导
观察课:天然与材料的研究
绘画课:几何研究、结构训练、制图、模型制作
构成课:体积、色彩的研究与设计
每一门课程最初由一位造型教师与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传授美术与设计,又传授技艺与方法。
为贯彻包豪斯的教授教养体系,学院内设置了供各门课程实习所用的相关工厂,既是课堂,也是车间:
编织工厂:主要以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的编织设计为主
陶瓷工厂:以间隔魏玛20公里的唐堡陶瓷工厂为实习工厂
木工工厂:该工厂产品追求严谨的几何结构
金工工厂:1925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纺织工厂:1925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师资
包豪斯的教师中,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教授纺织品设计的保罗·克利(Paul
Klee)以及费宁格是公认的20世纪绘画巨匠。构成派成员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使
包豪斯的教授教养由手工艺转向产业设计。此外画家约翰·伊顿,建筑家米斯·凡·德洛、汉内斯·迈耶、家具设计师马赛尔·布鲁尔,灯具设计师威廉·瓦根菲尔德都是包豪斯的骨干。
基本课程:
康定斯基的课程:1)天然的分析与研究;2)分析绘图
保罗·克利的课程:1)天然现象的分析;2)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的研究
约翰·伊顿的课程:1)天然物体训练;2)不同材料的质感训练;3)古代名画分析
莫霍利·纳吉的课程:1)悬体训练;2)体积空间训练;3)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训练
4)结构训练;5)质感训练;6)铁丝、木材结合的训练;7)构成及绘画
艾伯斯的课程:1)结合训练;2)纸造型训练;3)纸切割造型训练;4)铁板造型训练;
5)铁丝造型训练;6)错视(illusion)训练;7)玻璃造型训练
其他基本课程:色彩基础、绘画、雕塑、图案、摄影等
工艺基础课程:木工、家具、陶瓷、钣金工、着色玻璃、编织、壁纸、印刷等。
其它专门设计课程:展览、舞台、建筑、印刷设计等。
建筑研究班特别选修工程课及各类专题研究
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等三方面知识。
此课程体系为现代设计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1927年,包豪斯建筑系正式成立,由杰出的瑞士建筑家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主持,开设:结构、静力学、制图、建筑学、城市及区域规划等。他们为迪索市设计的工人住宅小区和为柏林四周的柏诺工会学校所做的规划和设计,获得很高评价。
鉴于上述包豪斯的师资,使包豪斯将现代美术诸流派发展的基本原理也纳入了包豪斯造型教育的轨道;而且还使当时各种造型思潮得以会萃,并进一步形成体系,最后终于促成视觉语言的产生。正如时人所评论的,“包豪斯的工作,使人理解了躲藏在现代绘画后面的新观点。包豪斯的研究基于一种对新空间的探索。这种探索最早始于综合立体主义,20世纪初期,俄国的至上主义、荷兰风格派都是这方面的反映。是包豪斯将这种地方性的视觉语言收拾整顿进步成具有国际视觉语言特性的包豪斯造型理论。包豪斯的理论性著作--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的《根据材料进行建筑》、《动态的视觉》等系列著作。莫霍利·纳吉的理论在芝加哥包豪斯得以发挥,并由此构筑了20世纪的造型教材基础。包豪斯之所以能将视觉语言体系化,由于:所有的人都被其附近的有形有色地糊口环境所包抄,并不断地受到这些形和色的刺激而唤起各种感觉和心情。这些从人的心底里涌现出来的感情,必需求得某种表现。因此,视觉语言是世界上每个人所共有的根本体验。这是一种更弘远、更重要的糊口设计概念。
包豪斯的原则
艺术与技术相同一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设计必需遵循天然和客观的原则来进行
包豪斯思惟
包豪斯的崇高理想和弘远目标可以从包豪斯宣言中得到体现。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终极目标。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和所有工艺技师共同奋斗,才能得以自救。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需重新熟悉,一幢建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灌注入建筑的精神,以免迷失流落为‘沙龙艺术’……
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我们都应该转向应用艺术……
艺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自得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泛起并超出个人意志的贵重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为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术的纯熟对于每一个艺术家采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创造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面。……
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没有那种足以使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立起自大障壁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幢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干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相之耸立在云霄高处,变成为一种新信念的光鲜标志。”
宣言由36岁的格罗佩斯执笔,扉页上是表现主义版画家费宁格所作的星光晖映下的大教堂,宣言中可见到威廉·莫里斯和凡·德·维尔德的思惟影响。
包豪斯对建筑思潮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惟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央。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年在米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博览会。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20年代末,经由很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产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前提的建筑理论徐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夸大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产业时代相适应
二、夸大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题目
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四、主张果断挣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热潮。“国际风格“的泛起为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借口,他们“开拓机器出产时代的新的创造潜能,怀有对机器的热忱“。夸大功能决定形式、不讲民族特色、个性特征,力求纯粹、反对装饰,这种国际语言逐渐推向理性、尺度化使现代主义终极走向了极端。之后根源于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不断兴起。接踵泛起诸如:单纯反对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复古的新古典主义;甚至新新古典主义;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外形的高技术派;和理性、情感的结合、抽象和历史的结合的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等建筑思潮。
建筑上的革命也推动了产业设计的发展。设计产品的目的是知足人的需要,产品形态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审美设计没有极致和终点。正如包豪斯的旗手格罗皮乌斯在《全面建筑观》中所指出的: “历史表明,美的观念跟着思惟和技术的提高而改变,谁要是认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准确熟悉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标准,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
“包豪斯“ 本世纪20年代初,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出产力依凭科学技术的提高发展,既改变了
人们的物质糊口环境,又改变了人们内心的思惟观念,包豪斯夸大“艺术与技术的同一“,继续了莫里斯“人道化“的一面,而更提倡创造精神。“包豪斯所开始的新的视觉语言,乃是以建立一个作为现代产业社会的视觉表现的新的文化同一体,实现文化的再结合为目标“。“这种立场是建立在把人作为标准的整体观念上的,艺术家应该是完整的人的典型,要恢复艺术家在出产世界中的原位,与科学家、事业家一道制导天然,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具有美的形式与意义。艺术家凭他对糊口进行有机铺排的创造,必然会有利和促进糊口之美的显现。“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被迫解散后,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纷纷流亡法国、瑞士、英国,而大部门去了美国。欧洲建筑和产业设计的中央转到了美国。如格罗皮乌斯在英国居留三年后又于1937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此后,布鲁耶投奔格罗皮乌斯并在美国执行建筑业务,米斯·凡·德洛暂居德国,1937年赴美国任教于伊利诺产业技术学院(1llionis lnstitueeof Technology),
希尔伯西摩和彼得汉斯等也前往该校任教。克利前往瑞士,康丁斯基前往巴黎。巴耶在纽约任一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1937年包豪斯的教师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在芝加哥筹建了“新包豪斯”,继承弘扬德国时期的包豪斯精神。后来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1nstituteof Design Chicago)。以后又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成为美国最闻名的设计学院。从此,欧洲设计运动便在美国蓬勃开展,形成热潮。
包豪斯的建校历史虽仅14年3个月,毕业学生不外520余人,但它却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产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包豪斯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一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既能认清二十世纪产业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又能充分运用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去创造一个具有人类高度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新环境。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设计师的第一责任是他的业主。”又如纳吉所说:“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一样,事实上,包豪斯在调和“人”与“人为环境”的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丰富成果已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的科学成就。包豪斯的产生是现代产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定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产业设计史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和影响分析如下:
1.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教育观念,
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
2.包豪斯完成了在“艺术”与“产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
获得新的同一。
3.包豪斯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出产的方法。
4.包豪斯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
为现代设计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
5.包豪斯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准确方向。
包豪斯的设计在今天的糊口中已随处可见,但当时却被人们指斥为野蛮和傲慢,是对古典文明的叛逆。尽管现在人们已用“包豪斯风格”来表示对包豪斯的尊敬,但格罗皮乌斯本人是果断反对这种提法的,他指出包豪斯的宗旨在于反对把风格变成僵死的教条。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影响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最早是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当然新中国最早的设计教育就是工艺美术教育,好比现任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导的张道一教授,最早就是从事图案教授教养和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在1991年版田自秉著《工艺美术概论》一书中,同样可以清晰的看到包豪斯思惟影响的痕迹,尽管当时的理解、熟悉与现在不完全一样。
“我们还以外国近代的工艺思潮为例,作为说明。对这种物质作用和精神作用的双重属性的熟悉,表现为对“感性”和“理性”的熟悉的偏颇。 19世纪,英国工艺家莫里斯倡导工艺运动。因为当时正值工业革命,机器大出产制造的糊口用品代替了古老的传统手工出产。莫里斯以为机器产品的粗拙简略,不及手工产品具有艺术性。因而提倡恢复手工艺出产,并切身设计和制作家具、挂毯、壁纸,装潢等。这种工艺思惟,没有留意工艺美术和时代结合,和新的出产前提相适应,以知足人们在物质糊口和精神糊口方面的新的需要,侧重于艺术性,而忽视出产性,脱离了时代的步伐,违反了历史规律。因而,只具有感性的熟悉,显示其偏颇性。和莫里斯形成对比的,是20世纪初的包豪斯工艺思惟体系。包豪斯(Bauhaus)是1919年在德国建立的综合造型学校。早期设在魏玛,1925年遭受纳粹的迫害而迁到德绍,1932年封闭,之后,该校的主要成员纷纷流亡美国,1938年在美国芝加哥创立了美国包豪斯。包豪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建筑家格罗皮乌斯,主张艺术与产业结合。以为在产业十分发达的时代,应当利用科学成果,在产业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合乎功能的新的工艺美。机器产品固然单调枯燥,但是机器只是工具,我们应当解决机器出产与艺术表现的矛盾,,使设计、出产、经济得到有机的同一。包豪斯的工艺思惟,正视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现代结构的应用,并由现代产业直接创造美学价值,这对工艺美术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结合糊口需要,工艺美术新领域的开拓,工艺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包豪斯工艺思惟夸大工艺美是体现功能和运用结构的必定结果,并以为传统是阻碍机器产品设计的因素,因而以为功能就是美,并忽视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这种理性的观念,同样也显示其偏颇性。所以,后来又产生与之相对立的正视人道的亲近感和夸大个性的多样化的新的工艺思潮。”
田自秉当时所说的工艺美术恰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设计或艺术设计,而包豪斯的影响也一直影响至今,当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过分固守这一过期已久的理念,对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障碍,无法逾越则无法立异发展。
格罗彼乌斯和包豪斯的理想“把人作为标准““平衡的全面发展“在其教育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作为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的创造者约翰·伊顿教授以东方传统的精神文化与西方的科学提高相结合,以克服所谓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危机,他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分为倾向精神表现的、倾向理性结构的、倾向真实再现的三种类型而予以不同的指导,伊顿的这种体系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很多惊人相似之处,与东方的“以意为之“的表现体系非常吻合。
我国设计专业名称设置也与70多年前的包豪斯类似。以上海东华大学设计专业本科分类为例:
艺术设计学院:产业造型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电脑艺术设计 装饰艺术设计
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 服装设计工程 服装表演艺术
本科课程:以产业造型专业的课程结构为例,其他专业课程设置大体相近。
以下是东华大学九九产业造型设计的完全课程表:(请见附表一)
人文社科治理系列
1.思惟道德涵养
2.形势与政策
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6.毛泽东思惟概论
7.邓小平理论概论
8.法律基础
9.经济治理基础
通识教育
军训体育
大学英语
1.计算机文化基础
2.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类选修课
技术科学系列
1.程序设计上机
2微机上机
3.计算机组成及网络
4.3D-Studio
艺术基础系列
1素描
2.色彩画
3.基础图案
4.平面构成
5.色彩构成
6.立体构成
7.摄影
8.中国工艺美术史
设计基础
1.雕塑
2.效果图技法
3.透视与暗影
4.摄影
5.画法几何
专业基础
1.模型技法
2.设计制图
3.设计与消费心理 市场调研
4.人体工程学
5.材料与加工
6.设计概论
7.设计思维与方法
专业史论
1.产业设计史
2.平面设计史
3.中外建筑及室内设计史
专业课程
1.材料表面与装饰工艺
2.视觉设计
3.三维电脑设计
4.环境举措措施设计
5.日用用具设计
6.工作机具设计
7.改良性产品设计
8.开发性产品设计
9.产品市场调查与研究
10.展示设计
11.装饰造型
实习课程
1.近地写生
2.远地实习
3.媒体实习
4.设计实习
5.毕业展览
6.环艺风格考察实习
7.毕业设计(论文)
仔细对比1919年的魏玛包豪斯教授教养体系、学习课程,两者之间相似的不要太多。一方面证实包豪斯的课程设置有着相称的严谨性、科学性,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中国大陆设计的落后--设计教育落后,设计必定落后。
东华大学是这样,那么其他高校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中国设计最高学府清华美院:
·基础部 提供为期两年的设计基础教授教养和共同的设计理论教授教养
·染织设计
·服装设计
·陶瓷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装饰艺术设计
(含装饰绘画和装饰雕塑)
·产业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
·装潢设计
·工艺美术历史及理论
通过清华美院这一窗口,不难想象其他院校的状况。
大陆如斯,比较早正视设计教育的台湾地区如何呢,这里有一张台湾实践设计治理学院产业产品设计学系的课程表:(请见附表二)
设计教育在我国走过二十多个年龄,从弱小到壮大,从幼稚到成熟,已初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逐渐从美术、工艺美术的模式过渡到具有现代设计教育的特点的教育模式。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搭上了快速疾驰的列车,社会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设计教育像雨后春笋迅速成长,据统计海内在近三百所院校开设有设计专业,这无疑给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今中国经济一支独秀,按常理来说中国设计也应该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不外事实是如何呢?以下是王受之教授在台北的演讲〈大陆产业设计界现况〉节选:
“至于中国大陆,正值经济大幅腾飞阶段,公路一条比一条长,大楼一栋比一栋高,商机处处,好像也恰是产业设计师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事实上,一点也不!」王受之教授话锋一转,「因为缺乏智财权的观念,大陆对设计没有什么概念,设计仍旧被以为是free的。」王教授继承解释,因为智财权的观念不发达,抄袭的风气严峻,设计被以为是免费奉送的,致使设计工作必需上下游结合,例如搞室内设计的就要连装修工程一起搞,工程要钱,设计免费;搞产业设计的就必需连模具一块卖,免得被别人抄了去;平面设计要和印刷结合起来…。王教授举了自已的弟弟为例∶「本来他是产业设计师,可是为了怕抄袭,结果连模具工厂也搞起来,最后竟然变成一个企业家! 人家说,买房买房,最后变成房主;买股买股,最后变成股东,我也可以这么说,搞设计搞设计…最后变成一个企业家!」王受之教授幽默的解释,全场学员莫不捧腹大笑。
「实在这样是很可悲的,固然我们可以自豪可以到处看到made in China,可以却没有多少design in China。不外,固然大陆产业设计情况还是一片混乱,也不表示大家就不该进入大陆市场,否则等到一切顺畅,一切都有规则的时候,天下也早就底定了。」王受之教授最后下了如斯结语。
因而,我个人以为,中国现今的设计教育,其内容必需包括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教授教养--即台湾所称的智财权。只有当设计不再是free的,“利之所趋”,中国的设计才会作好,中国设计的黄金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现时代对设计师知识体系的全面要求
A)艺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
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含设计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制图和材料成型),摄影摄像造型和电脑造型。 除了造型基础技能、设计师还应把握的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主要有艺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法论等。属通史通论的如中外艺术史、中外设计史、艺术概论、设计概论、产业设计史、设计方法学等;属专业史论的如工艺史、建筑史、服装史、广告史、建筑学、广告学、服装学等等。其中建筑作为“大艺术”、“大设计”,对其他各种专业设计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哥特式、洛可可式的家具设计都是由相同风格的建筑设计直接影响而来的。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宣言》中甚至称“建筑是一切造型艺术的终极目标”。因此,即使不是建筑专业的设计师,“结识”了建筑这门“大朋友”式的设计,也可能会对其自身专业设计获益许多。设计师不仅要认识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同时还要关注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加深文化艺术涵养,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设计师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设计的赏识、分析、比较与鉴戒,可以获取广泛有益的启迪与灵感,避免“计无所出,创意枯竭”的困境和“言必称希腊”、“坐井观天”之类的片面性、狭隘性错误。
设计教育内容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设计教育内容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两大部门,其中,专业
基础又可分为设计基础和设计理论两个内容。
设计基础:
·素描和结构素描
·基础色彩和设计色彩
·平面构成与分析
·立体构成与分析
·材料分析
·摄影
·设计表现
·设计制图
·电脑辅助设计
设计理论:
·设计概论
·设计史
·设计方法
·设计材料学
·设计心理学
·设计美学
·人体工学
·价值工程
·市场学
·工艺学
·广告学
专业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从教授教养的目标和实施原则角度来看,可以概括为:(以4年制为例)
一年级:造型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设计基础);
二年级:分析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基础设计);
三年级:计划、发展及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专业设计);
四年级:系统评论及分组研究能力的培养(综合研究)。
B)设计师的天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
包豪斯时期已开设有材料学、物理学等科技课程与簿记、合同、承包等经济类课程。美国闻名设计家与设计教育家帕培勒克(Victor Papanek,1925-)先生曾提出:“在现时代的美国,一般学科教
育都是向纵深发展,唯有产业与环境设计教育是横向交叉发展的。”
设计出产是精神出产和物质出产相结合的特殊社会出产,设计创造是以综合为手段,以立异为目标的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作为设计创造主体的设计师必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设计领域,既有共同或相似的基础知识技能,也有各自侧重的方面。
最后让我们以一断精辟的文字结束全篇《引自《装饰》98·3》
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所以不可避免地泛起了一些题目,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题目应当予以解决。有人以为设计实践可以代替设计高等教育,这即是取代了设计的高等教育的严厉性和系统性。设计实践经常不能自觉进步设计水平。高等设计院校要以高人一等的教授教养质量、设计理念、教授教养设备对学生加以培养、练习,使他们通过实践能不断进步自身的素质和设计层次,从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应该体现出高人一等的文化涵养。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学生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很快能够接受市场的桃战才是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现在,海内的设计教育与市场泛起脱节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恐怕与排课方式有关。海内院校排课的方式是按现有教师来铺排详细课程,并非按照逻辑、结构的需求铺排。如斯,忽略了教授教养体系的科学件、完整性,其实令人担忧。加强理论课、选修课、理工科课程的教育,正视交叉学科和电脑的教育,是我国设计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题目。跟着经济改革的迅速深入,海内将会需要大批的设计人才。根据这种情况,高等设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进步教育质量,来担负起市场对设计人才的庞大需求的任务。
主要参考:
《设计史》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设计史》 朱铭、荆雷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 设计家丛书
《设计谋划》 沈祝华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 设计家丛书
《设计概论》 荆雷编著 河北美术出版社
《设计新潮》2001.1 伍江著 《现代设计的源泉-访问包豪斯随想》
《工艺美术概论》 田自秉著 知识出版社
《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著 新世纪出版社
《世界产业设计史略》 王受之编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界产业设计史略》 王受之编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界现代设计史略》 吴静芳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后记
钱安明有感而发:
当我将这一篇十多页的打印样稿,送给导师过目。导师接过来翻了翻,尔后微微一笑——我当即明白了她的意思--我完成的太快了--完全靠手写、藏书楼查阅文献,一辈子也写不了几篇论文,出不了几本书;有人发现糨糊和剪刀可以减轻部门手抄的工作强度时,其“著作”数目就开始翻番;如今有了数字化仪、有了扫描仪,OCR文字识别,有了INTERNET,CTRL+C,CTRL+V,洋洋百万字“论著”快速成型,而且图文并茂。现今导师对论文评分尺度为,优等:20%以上是个人见解;良:10%有作者熟悉;及格:虽无个人文字,但引用摘录无误,出处标明切当;不及格:当然是把别人的孩子当亲生,同时错误百出。我不敢告诉大家我的这篇东西到底有多少是我心头的肉,20%,10%,仍是更多更少,我做不到对DESIGN这一门学科有什么贡献,这篇文章也谈不上对设计理论有什么影响,内容本身也无很多立异之处——但我可以保证这篇文章的文字错误率绝对不超过0.1%,也就是说,假如有哪位同志中人正忙于相同的课题,请放心引用,省去了扫描、校对之苦,这恐怕是我此作的最大意义之所在。顺便提一句,如果你因此,得以升迁或其他什么好处,别忘了分我一杯羹,我这边正等米下锅呢——
最后再抄伟大的马克思一句:
面临原著者的骨灰,抄袭的人们将流下眼泪——
钱安明 (上海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收集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之用,其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