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学设计必须先看这个--设计笔记

平面设计—学设计必须先看这个--设计笔记

 

设计不是艺术

 

学设计第一要熟悉到的就是设计不是艺术。我就是一开始没有分清这个概念,在第一次上设计课时可苦大了。设计是沟通,是传达,而艺术是表现,是创作。这并不是说设计里没有表现的成份,更不是说艺术是不在乎沟通的。但是两者在这两项上的侧重是有很大差别的。设计是不能凭感觉做的,要考虑各种因素,要寻找最隹的表达方法,要把自己的感觉翻译成大众能够理解的有效视觉语言。

 

留意细节

 

决定一个设计作品的质量的往往是它的细节,例如字体的选择,图形的构造,颜色的差异等等。这些细微的差别 (nuance) 在体现作品整体上起着相称大的作用。不管一个设计的想法主意有多好,假如制作粗拙,便会失去魅力。另外,假如我们要求自己留意这些细节和它们的影响,就可能会从中发现一些新的灵感和方向。

 

变化与替代

 

从一开始学设计时,老师就不断地夸大变化 (variation) 的重要性。做一项功课时,我们从来不会去专门寻找它所谓的准确谜底,而是试着把自己的各种想法主意收拾整顿出来,尽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从中再探索,不断地让一个想法主意把自己带到另一个想法主意。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想像力,看到不同的可能性。固然最后的成果很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这个探索的过程是无法用任何东西取代的。 今天老师提到 variation (变化) alternative (替代) 的区别,我觉得挺重要的。变化是寻找统一种表达方式的各种表现方法,而替代则是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有时假如一个想法主意老是做不好,也许该寻找一个替代的想法主意,而假如找到了合适的想法主意的话,便应该看看它都可以有什么变化的表现方式,以得出最隹的设计方案。变化和替代的界限往往不很清晰,但是假如有个大的概念的话,仍是会有些匡助的。

 

多领域的涵养

 

我觉得学设计与做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领域。我们的功课标题题目曾经包括污染,城市变化,爵士乐宣传,未来建筑的趋势,水的题目等等。通常都是让我们自己在标题题目里选择一个角度,然后做出有说服力的视觉作品。要想表达好自己的观点,必需先搜集良多的相关资料,对标题题目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完成品可以是抽象的表现,但是想法主意必需是有形的,有根据的。良多人以为设计就是在电脑上做出漂亮的东西,实在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学设计的一大部门时间都是在到处寻找资料,研究以及消化它们,然后再试着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自己想表达的概念。没有完全理解某个题目时,是不可能有效地表达它的。假如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无论完成品有多好看,也是白纸一张,由于它没有清晰的内容。通过最近这几个学期,我的研究能力进步了,也重新熟悉了设计的含义。

 

计算机不是你独一的工具

 

你知道设计师最好的朋友是谁吗?是照相机和复印机。它们是做设计必不可少的工具与玩具。图库的图像究竟有限。最怕的就是因为图库里没有完全合适的图像,所以只好妥协一张一般的,这样本来很好的想法主意也就无法施展到最隹。只要有机会,最好都用自己拍摄的图像。常出去拍照也是一大娱乐呢。那复印机呢?太多人低估它的价值了。死死板板地复印文件只是复印机的最基本功能。我们可以复印平面的东西,立体的东西,拼凑的东西。可以放大,缩小。可以重叠反复地在统一张纸上印。可以边复印边挪动里面的物件,会得出良多独特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喔。复印机里出来的东西通常都有一种它特殊的质量,利用好了,可以使设计作品增添色泽。电脑当然也是我们的朋友了。但是你稍不注意,它可能就会变成坏朋友。我们太依靠电脑了。有时候连想都不想就会按键做个效果,由于其实是太利便了。但是这些自动化的功能常常会让我们错过一些探索的机会,也常得出被科技所驱使而缺乏特性的作品。电脑不应该是谜底,它与照相机,复印机同样的只是一个工具。它能够匡助我们省掉良多麻烦,做出别的工具做不出来的效果,但是电脑做出来的东西未必就都是好的。打开photoshop的工具选单前,一定要想一想,这是我独一的选择吗?

 

花哨的东西要少

 

那天在电视里看到一个偶像歌手在台上唱歌,一会儿朝下面招手,一会儿跑来跑去,歌词空闲的地方还忙着跟大家打招呼,一点也没有当真唱歌。溘然觉得他和实力歌手的区别就跟一个自认为是设计师的人与专业设计师一样。前者只留意着表现自己,而后者却是在用心表达某些事物。有时候,把一个普通的东西,例如地铁时间表,或者杂志文章分页,设计的太漂亮,太凸起,太不同凡响反而会失去它的基本功能。那些多余的花哨的东西影响人们去读真正的内容,就跟我从来都记不住偶像歌曲一样。

 

作品必需让思惟优先

 

有一次,一个老师对我说的话让我一下子对设计明白了良多。他指出我当时做的东西是受图像驱使 (image driven),而不是思惟驱使 (idea driven) 的。那时我很喜欢在photoshop里隋便拼凑一些图像,自己觉得看起来很酷,认为加上个标题就成了一个作品。但是老师看了说这些只是一些拼凑的图像,你并没有给它们输入任何意义,所以对别人也不会有意义。要想超越这个层次,作品必需让思惟优先,图像应该听从与支持你的想法主意,而不只是独立的装饰品。

 

文字排列的设计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比喻:文字排列的设计 (typography) 应该像玻璃一样透明。它应该准确地反映文字的个性与特征,但是同时应该透明得可以让人看穿。假如字体或文字的外形本身所说的,比文字中所要表达的还多还强烈的话,这种设计选择就等於自己把自己锁起来了。

 

招贴应有的活力

 

关于招贴,基本上,招贴(海报)有两种类型,1) 资料提供 (informative)2) 说服引导 (persuasive).资料提供式招贴协助观众获得必要的知识。最好用独特的方式,好比利用图像或比喻来让招贴里的资料易懂易记。说服引导式招贴则是诱导观众在某事物上的观念倾向。也可利用资料提供来达到这个目的。招贴是个独特的东西,它给你非常大的面积与空间来施展,但是良多人往往不去利用这一上风,还按照设计书皮的思路来设计招贴,这样的完成品最后看上去只会像一张放大了的书皮,失去了招贴应有的活力。一般来讲,招贴有三个可读入的层次。远间隔时,它应该有一定的特征把你吸引过来,中间隔时,你应该能够了解这张招贴是关于什么的,非常近间隔时,则应该可以读到其他的细节。招贴有它自己独特的使命,掌握好的话,施展是无穷的。

 

 

好的想法主意与好的制作

 

那天翻出最初学设计时的作品草稿,觉得那时候真的是什么也不懂。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年来学到的最重要的有两点。一。 每个设计构思都有适合它自己的语言。风格不应该只是一种死板而美观的外表,而应该利用来表现思惟。有的人偏爱数字化的风格,所以什么东西都做成那种样子,这种习惯性的东西使本来的特点麻痹,丧失代表性与意义,成为纯装饰的玩意儿。我以前一直认为好的设计都有一个特定的所谓的样子,好比很酷,很细的线条,恍惚的文字等,实在假如这些东西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的话,滥用它们只不外会使你的作品降质。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擅长,这才使设计的作品丰硕多彩。面临一个设计题目时,要考虑寻找最能施展自己的解决方法。而且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能马虎。有时候,有的想法主意最适适用影像合成来表现,但是假如自己没有决心信念与能力做得好,做得有说服力的话,不如另找自己可以表现的想法主意。作为学生,我们常常认为把自己想要做的告诉老师就可以了,初学设计的学生常常会拿着一张潦草的手稿说到,"固然你们看不太出来,但是我想的是这儿有一个跑步的人,后面有旋风,还有特别酷的色彩效果……" 老师只好说,"你说的很好,为什么不做出来?" 然后他才发现原来他没有能力做出他想像的东西。设计并不只是一个想法主意的题目,也是一个制作的题目。有效的结合两者,才能得出好作品。

 

事必躬亲

 

这两天都忙着印出最后的完成品,再贴到可以展示的板子上。我真是服了我自己了,都做过不知多少次了,仍是会把板子裁歪,把表面弄脏,更笨的是,还又把手指头削掉一点…… 我们班里有少数的一两个人每当做这些最后的完工时,都会到专业的印刷店让那里的人全包,印啊,帖板啊,裁剪啊,据说做两张大海报一共要花约$60.在我们学校里印才$10,当然还得自己买板子什么的。她们觉得挺值得的,做出来都专业极了,亮亮的。可是我总觉得在学习功课最后加这么道程序,有点…… 反正明年的展览模型课要小心不要和她们一组。

 

这个世界上互通的东西其实太多了

 

去年夏天在北京买了一本非常好的书,构思与创造-写作技巧论,潘大华著。本来是想用来进步自己的中文水平,但是越读发现书里的很多内容实在对我学习设计也有不少匡助。通过不同的方式,设计与写作都是在表达,在沟通。好的设计可以讲一个故事,好的写作可以让人看到一幅画不出来的画。 这本书讲到良多非常有意思并且非常枢纽的概念,例如看见发现的不同,获得灵感的基础是信息、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比喻与象征,烘托和对比,如何观察与表现糊口的大角度和多角度,疏密与虚实的关系,主题和节奏的需要等等。固然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但是我觉得任何做跟创作有关的人读来都会受益。这让我又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互通的东西其实太多了,几乎什么都可以和什么联系起来,真是越想越有意思!回想起来,直到几年前,我是完全不喜欢学习的。功课就是任务,做完做好就扔在脑后了,知识全部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完后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学习的看法似乎完全改变了。我现在觉得学习就像在做游戏,在解一个很大很大的迷。解不解得开不是枢纽,枢纽是,只要我学习,往前走,我之前积攒的点点滴滴零零碎碎就会徐徐地自己拼凑起来,而我看着它们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而且学习再也不只是上课听讲,已经和糊口混为一体了。这个变化和我在日本的半年糊口体验有关,和大学里的教育方式有关,和良多事情有关,而且和我学习设计非常有关。说不太上来,但是这短短的几个学期的设计课一定是影响了我良多,我开始学着去思索,去寻找,去理解,去赏识,去评价,去表达。

 

过程相称重要

 

做设计时,他人往往只能看到完成品,但是作品一般都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这中间有很多不同的过程,大部门在完成品上是看不到的。这些过程相称的重要,由于就连想法主意也是逐渐成熟的。

 

学习如何学习

 

最近真忙啊。这学期我一共拿了三节课,一节是网络设计,一节是形象设计,还有一节是一个特殊的与清华大学设计系交流文化的设计流动,主题是水意识。形象设计的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和挑战。过去这节课的内容是研究各类企业形象,然后摹拟一套视觉系统。但是今年泛起了一个有意思的状况,正好我们大学里的综合学院需要一个新的形象,而老师想,拿来做设计的再好不外的人选就是我们这些设计系的本科学生啦!同学们都为此感到很高兴,由于这不但相称于一项真实的设计工作,而且假如成功的话,我们一起努力的成果将会泛起在学校的信笺上,网站上,宣传单上,纪念品上.... 真正的设计形象前,我们要做良多调查和研究,搜集各类相关资料,再仔细分析它们。不但要正确理解这个新形象的需要,还要确定它所代表与能够代表的特征。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来综合学院的系主任,访问他对这个新形象的期待与要求。我们当时问的主要题目包括:这个综合学院是什么?与其他学院或其他学校的综合学院有什么不同?假如它是一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它的观众都是谁?等等。(在这里,暂时脱离一下设计,讲一下当时系主任对我们学院的教育方针的形容,由于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他说我们学院是学习学院,不是教授教养学院。所谓的教授教养学院就是老师主要负责传授已有知识,而在学习学院里,学生来学习如何学习,是一种积极探索的环境。在这种学习学院里,良多课程的基础是研究和试验,没有固定的课程内容,由于新的理论和知识不断地在被发现。据他说,学问也分两种,一种是基本学问,还一种是应用学问。我们学校大部门的分学院都是应用学问的学院,是相对更有目标的学习,好比医学院是为了医治疾病,建筑学院是为了完善建筑结构等。而综合学院包涵良多以基本学问为主的子学院,例如天文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知道地球如何在宇宙里运转转,并不会对我们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做出各种独特的艺术品也不会改变世界和人们的糊口习惯。但是这种对基本知识的渴想来自于我们人类的好奇心本性,而我们的综合学院非常鼓励这种生成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和表达的热爱。)系主任最后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假如你们毕业时发觉自己懂得更少了,对知识的渴想更强了,那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收集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之用,其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其内容

本页相关链接: 平面设计宣传画册设计画册设计海报设计 包装设计手提袋设计封套设计折页设计台历设计